《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目次及摘要
2024年第1期目次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专题
“两个结合”的内在结构、生成逻辑与价值意蕴
丁恒星(1)
作为公共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及其实现
吴美川(13)
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的基本内涵、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
张富文,王亚萍(29)
数字游戏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耦合逻辑、问题透视与实践路向
谈文彩(41)
生产性消费、非物质劳动与总体工人
——数字劳动的迭代效应研究
李 弦(55)
哲学中国城市哲学研究二十年:进路与趋势
庄友刚(65)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文化特征
——基于“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生态理念的启示
章 诚(76)
德性如何“成于乐”
——基于先秦乐教演变史的考察
黄梦肖(89)
现代法治监督下乡:新时代村级权力有效监督机制研究
李玉才(101)
案外人异议之诉中显名股东名下的股权权属审查标准
——以隐名股东作为债务人为切入点
汪 乐(115)
社会学住院照护中的性别身体边界协商及其自洽逻辑
沈锦浩(125)
能源经济与管理基于 PMC 指数模型的中国绿色金融政策量化分析
刘德政,丁志华(139)
数字经济是否影响能源结构转型?
张宝凤,蔡林美(153)
文学《船长与仇敌》:格雷厄姆·格林历险小说中民族身份的反思与重构
周 梅(169)
2024年第1期摘要
1、“两个结合”的内在结构、生成逻辑与价值意蕴
【摘要】
“两个结合”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把握“两个结合”的内在结构是理解其生成逻辑的前提,正确理解“两个结合”的生成逻辑又是明确其价值导向的依据。“两个结合”的内在结构既包括整体性的逻辑关系,也包括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两个结合”的出场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展开的结果,它充分体现了通过“化学反应”发展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形态、通过“溯源追问”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基、通过“思想解放”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通过“文化自信”巩固中华民族在文化上的主体性的价值意蕴。
【作者简介】
丁恒星,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2、作为公共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及其实现
【摘要】
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的深刻性与伟大性在于它是以公共性为基本定向的。文明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现实的个人”创造出来的成果总和,文明发展是在一定的共同体组织形式中展开的,而不同的共同体组织形式衍生出不同性质、样态的公共性文明。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是以公共性为基本定向的发展。不断增强和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公共性,理应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实践底色,以解决人类普遍性问题为实践导向,以人民至上为根本立场,以五大文明协调发展为基本内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人类文明新形态追求日益广泛、积极且真实的公共性,自觉指引着人们向共享自由和解放的方向前进。
【作者简介】
吴美川,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3、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的基本内涵、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作为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原创性思想,为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形成高质量发展不竭动力提供体制保证。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是科技创新体制的综合创新,在科技创新方向、资源调配、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上更加契合科技创新规律,体现了生成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结合。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形成了经济、政治、历史环境共同作用的外部环境机制和党领导下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组织结构机制以及目标管理、合作管理与奖励激励机制的运行机制等辩证统一的内在机理。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呈现了政党推动、政府主导、体制保障、体系构筑、队伍建设等“五位一体”的实现路径。
【作者简介】
张富文、王亚萍,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党史研究
4、数字游戏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耦合逻辑、问题透视与实践路向
【摘要】
数字游戏作为当代大学生主要的文化消费和娱乐休闲方式,已经成为形塑大学生社交关系和价值序列的关键变量,映射了当代大学生数字化生活的诉求转向。数字游戏是积累多源、异构、海量数据的有效载体,促进场域融通的持续性资源和链接多维场景的技术手段,具有升维数字化转型的独特优势。然而,囿于数字游戏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嵌合张力,数字游戏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之间存在的观念裂痕与理论缺位、技术错位与治理异步、话语冲突与叙事困局等困境,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数字游戏形成被动静默形象,遮蔽了数字游戏的数据潜力、技术价值和场景优势。因此,数字游戏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耦合共生的基本要义在于转变思想观念,主动开辟数字游戏新阵地;驱动数字游戏内嵌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演变逻辑,释放耦合动力;将主流叙事的认知图式嵌入数字游戏文化的新范式,通过情景叠加的叙事触达学生生活世界,在数字游戏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耦合共生中释放共创的内驱力。
【作者简介】
谈文彩,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5、生产性消费、非物质劳动与总体工人
——数字劳动的迭代效应研究
【摘要】
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劳动已经升级迭代,成为一种崭新的劳动方式。广大互联网用户的生产性消费和生产性劳动生成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成为数字化时代的“新石油”,平台型企业的本质乃是“数字帝国”,这些数据既是一种商品,也是一种生产要素,它促成了“数字帝国”的诞生。从马克思关于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界分来看,互联网用户的数字劳动作为一种生产性劳动,并不仅仅只是一种“家务劳动”或非物质劳动,而是物质劳动和非物质劳动的深度交织,这是平台经济快速兴起的重要原因。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来看,大部分普通互联网用户原本都只是“局部消费者”和“局部工人”,但在“总体工人”的参照视域下,互联网用户经过平台的中介都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环节,他们参与了价值创造但却没有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作者简介】
李弦,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6、中国城市哲学研究二十年:进路与趋势
【摘要】
中国城市哲学研究在进入 21 世纪后才真正展开,这既有实践的基础,又是理论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同时更是反思和回应重大现实问题的要求。二十年来,中国城市哲学研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理论进路,既包括以空间生产的理论阐释与理论批判为主线的城市哲学理论的体系化建构,又包括以国外城市哲学和城市理论的专题研究为对象的城市哲学思想的谱系化丰富,同时也包括以研究的多视域推进为基本路径的城市哲学方法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沿着这样的理论进路,中国城市哲学研究初步建立了自己的范式体系和学术体系,取得了相应的学术成就。中国当前的城市化实践中仍然有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需要解决,人民城市观的理论建构是急迫的理论任务。与此同时,城市化的创新实践也造成了当代城市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特征和新趋势,需要城市哲学的反思、概括和阐释。这些问题既是中国城市哲学研究遭遇的理论挑战和面临的时代课题,同时也昭示了中国城市哲学研究进一步发展的路向和趋势。
【作者简介】
庄友刚,苏州大学哲学系、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城市哲学研究
7、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文化特征
——基于“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生态理念的启示
【摘要】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作为古代华夏农业文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理论样态,基本保留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特征,蕴含着“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有异于工业文明倡导的天人相分、天人相争的思维模式。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坚持“以德配天”的价值理念,通过类比外推的建构方法将此理念延展出去,逐渐形成了“畏义而节”的教化规约与行为规范,在实践进路上体现为成己成物的生态职责观念。深入理解这些文化特征对于我们反思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应然”关系,对解决生态环境伦理问题、培养公民生态情感和实现个体生态美德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有助于我们找到解决当代生态问题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作者简介】
章诚,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学术期刊编辑部,从事伦理学、编辑学研究
8、德性如何“成于乐”
——基于先秦乐教演变史的考察
【摘要】
自西周礼乐之治开始,即出现了旨在培养个体德性(政治德行)的乐教。“乐”与“礼”之规范性相辅相成,具有使不同身份的个体行为符合规范的教化功能,谓“礼、乐,德之则也”。随着诸子学说在春秋末年的兴起,德性的内涵从政治德行范畴深化为内在的道德品格,但乐教形式的自觉性价值亟待建构。孔子于礼乐制度规范失效的情况下挖掘了“乐”的自觉性价值:将由“乐”引起的情感视为个体作出道德行为的主要动力,以西周传统乐教的形式内容作为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对象,并设置了理想人格作为德性实现的现实形态,建立了一条凸显个体内心自觉的德性修养路径,谓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即是这一德性修养路径的方法论提纲。孔子“乐”论被孔门后学与荀子所继承,德性修养变为以人性、人情为基础的讨论。而荀子在性恶论基础上强调“乐”的规范性价值,与孔子强调“乐”的自觉性价值互为补充,使“乐”的德性精神留存于儒家教化思想中,最终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气质之一。
【作者简介】
黄梦肖,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从事中国传统伦理研究
9、监督下乡:新时代村级权力有效监督机制研究
【摘要】
村级权力监督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乡村治理演进的基本内容和治理状态的重要标识,相较于其他监督形态具有独特属性和运行框架。继“政权下乡”“政党下乡”“民主下乡”等乡村治理体制机制重构后,“监督下乡”成为新时代促进乡村有效治理的一项重要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聚焦破解村级权力“谁来监督、监督什么、如何监督”等基本问题,建立健全“主体联动、内容覆盖、机制融合”的现代村级权力监督机制,加强对村级权力运行的“全员监督、全面监督、全程监督”,开创了以“监督下乡”加强村级权力有效监督的实现机制。“监督下乡”成为新时代党建引领农村基层各类监督贯通协同的有效机制,有助于解决村级权力监督体系结构性困境导致的监督空转问题。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完善党建引领村级权力监督贯通协同机制,需要进一步强化政治监督,统领村级权力监督体系;加强法治监督,保障村级权力监督机制;完善民主监督,夯实村级权力监督基础;重视道德监督,激活乡村文化监督功能;将大数据监督嵌入村级权力监督全过程。
【作者简介】
李玉才,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乡村治理与权力监督研究
10、案外人异议之诉中显名股东名下的股权权属审查标准
——以隐名股东作为债务人为切入点
【摘要】
“股权代持”案外人异议之诉中,对于债权人以隐名股东作为债务人并申请执行登记在显名股东名下股权,此时显名股东能否申请排除执行的问题,法院在涉案股权权属的审查判断上存在分歧,呈现形式判断标准与实质判断标准两种做法。合理的股权权属审查标准,应当同时兼顾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防范债务人责任财产逃逸与保障案外人财产安定。形式判断标准在此方面存在不足。隐名股东未释放其拥有股权资产的信号来吸引债权人进行交易,故而债权人并未因股权公示信息产生信赖利益,不具有权益保护的优先性。形式审查标准还存在片面追求执行效率的倾向,可能会对真实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因此,法院宜采取实质审查标准审查涉案股权的实体权属。囿于代持股权事宜的隐蔽性,法院通过代持股权协议等直接证据判断存在代持合意困难,应转向对案外人是否实际出资、能否合理说明出资财产来源以及是否实际行使股东权利等间接证据的审查判断。
【作者简介】
汪乐,南京大学法学院,从事民事诉讼法学研究
11、住院照护中的性别身体边界协商及其自洽逻辑
【摘要】
随着照护市场化,护工逐渐替代家属的角色,在住院照护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照护工作包含大量的身体工作,照护双方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亲密接触。在性别规范的约束下,护工作为贴身的陌生人面临着性别身份带来的尴尬,因而需要和患者围绕性别身体进行边界协商。通过对上海市多家医院的田野调查,发现护工在照护实践中发展出遵循性别规范、维系身体界限、去性化想象、去性别化建构等边界协商策略,以此来化解亲密接触时的羞耻感并维护自身的主体性。不同的策略折射出不同的行动逻辑,但护工的行动主线始终是努力寻求自洽。性别逻辑根源于传统性别规范,金钱逻辑的内在是经济理性驱动,道德逻辑的核心在于获得工作意义的补偿途径。护工基于金钱逻辑来突破性别逻辑,却又以道德逻辑来修补金钱逻辑,从而形成心理内部的自洽。不过,护工的心理自洽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作为从业者的自我安慰,其工作并没有真正赢得社会的接受与理解。因此,要从提高护理人员的收入待遇和注重性别文化和道德文化着手加强照护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
沈锦浩,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从事社会照料与社会政策研究
12、基于PMC指数模型的中国绿色金融政策量化分析
【摘要】
绿色金融政策的有效实施能够规范金融秩序,对政策对象起到培育激发、引导调节、约束限制等作用,从而有效推动我国绿色经济增长。基于 PMC指数模型,结合文本挖掘与内容分析方法,选取2个中央级、8个省级绿色金融政策进行政策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整体来看政策水平优良,8项政策等级评价为优秀,2项为可接受,无不良和完美级政策;各项政策在发布机构、政策时效、政策受众、政策评价、政策公开方面一致性程度较高;得分较高的相关政策总体呈现目的性强、重点突出、内容全面的特点,得分较低的相关政策存在受众领域较窄、规划不够详细、激励措施匮乏等问题。通过对评价维度及政策本身进行分析,提出以下建议:拓宽政策领域,扩大政策调控范围、层级;设定短期规划,对政策目标进行细化量化;完善激励措施细则,多措并举支持体系建设;引入约束惩戒机制,提高政策效力,为以后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借鉴。
【作者简介】
刘德政,中国工商银行珠海分行,从事绿色金融政策与消费研究;丁志华,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从事绿色消费行为与能源经济管理研究
13、数字经济是否影响能源结构转型?
【摘要】
加快能源结构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传统化石能源为辅的转型升级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之一,然而这一转型升级过程非常复杂,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方能实现,数字经济作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研究其能否有效促进能源结构转型以及传导作用机制如何,对实现能源领域碳减排至关重要。以我国2013—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探究了数字经济是否影响能源结构转型,并检验了产业结构升级、新兴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促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的传导作用机制,同时考察了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正向影响我国能源结构转型进程;产业结构升级、新兴技术创新发挥了一定的传导作用,且二者存在相互促进关系;数字经济对能源结构转型的影响存在非线性效应,数字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受到的影响更显著;数字经济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但并未对相邻地区能源结构转型的推动发挥正向外部效应;此外,数字经济对能源结构转型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东部地区、低碳试点地区更易从数字经济中获益。
【作者简介】
张宝凤、蔡林美,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从事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
14、《船长与仇敌》:格雷厄姆·格林历险小说中民族身份的反思与重构
【摘要】
格林在其最后一部历险主题小说《船长与仇敌》中讲述了在二战后英帝国的衰落和冷战期间世界政治风云变幻背景下,一对父子通过各自不同的历险体验审视在新老帝国交替之时英国曾经的帝国统治,揭露和批判以美国为首的新帝国主义殖民行径,以唤起人们的民族良知和民族历史意识。格林在小说中不仅描述了战后的英国人在外部大的地理空间和内在小的居住地空间中遭遇的自我表征危机。小说中人物在离家和归家的主题间徘徊,最终选择自我放逐,试图从远离家园的孤立和丧失联系中体验一种充满活力的新知觉状态,重构个体和民族尊严、重建精神家园并重塑身份认同。
【作者简介】
周梅,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学术为公 学术为先
国内连续出版物号:CN 32-1593/C
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9-105X
邮发代号:28-444(欢迎订阅)
联系电话:0516-83885569
期刊网站:https://journal.cumt.edu.cn/
E-mail:xbsk@cumt.edu.cn